实时新闻:

花木兰电影观后感

发布日期:2022-04-07 23:09:04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花木兰电影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花木兰观后感1

我们观看了一部动画片,名字叫《花木兰》。

花木兰从小就知道孝敬自己的父母,知恩图报,知道自己的父亲年老体弱,如果去参军的话就不可能再回来了。于是她不顾自己是个女孩子,毅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想想我们现在个个都是独身子女,不愁吃、不愁穿,就像生长在蜜罐子里一样。认为现在的一切都是父母应该为我们做的,根本感受不到这是父母对自己的爱。因此也就谈不上去感恩了。

记得有一次,妈妈买了一只烤鸡回来,等到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发现最爱吃的鸡翅膀不见了,于是就不高兴了,向妈妈发起了脾气:“妈妈,你为什么你偷偷把鸡翅膀吃了,不留给我?”妈妈反问道:“为什么好吃的东西非要留给你先吃呢?孔融三岁就知道让梨,你都已经上学了,怎么还不懂这个道理呢?”妈妈的话让我哑口无言,想想自从上学以来,老师就一直教育我们要学会感恩,顿时感到羞愧万分,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从此以后,我就会有意识地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他们的负担。比如吃完饭后收拾餐桌,自己的`碗筷自己洗;有空的时候帮助妈妈理菜;父母累的时候帮他们捶背。这些事情虽然帮不上父母多大的忙,但是能让父母感受到了我的心意,他们都说我长大了,变得懂事了。

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匈奴人打了败仗以后悄悄地混进城,把皇帝抓了起来,机智勇敢的花木兰与战友们齐心协力,解救了皇帝,同时也赶跑了匈奴人。我觉得花木兰真的好勇敢,面对凶狠的敌人,一点儿也不害怕,反而显得非常镇定。想想自己要是在平时生活中遇到了歹徒或者小偷,准会害怕得要命,躲得远远的。再看看那些不顾个人安危,见义勇为的人,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花木兰观后感2

这个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观看了电影《花木兰》,看了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花木兰是北魏的一个女孩,那时北方柔然部落南犯,到中原抢劫。北魏皇帝下令从每户人家中抽一名男丁充军,花木兰家里只有父亲一个男丁,为了不让年老多病的父亲上战场,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沙场。战场上,花木兰隐瞒身份和男兵一起出生入死,她不仅勇敢,而且肯动脑筋,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好士兵,花木兰屡建奇功。后来,在一次战斗中受伤,人们才发现原来花木兰是女孩子……

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这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奇女子到现在都为人们所称颂。谁说“女子不如男”?花木的故事告诉了世人:巾帼不让须眉。

中国女性的吃苦耐劳是世界闻名的,但是她们的英雄事迹却很少为世人所知。古有巾帼英雄穆桂英、梁红玉、冯婉贞、秋瑾等,今有爱岗敬业、清正廉洁、公而忘私的任长霞、为人生注入真爱的朴今淑。在国难当头时,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指挥千军万马,驰骋在刀光剑影的疆场,勇气可钦可敬,事迹可歌可泣。正如近代革命志士、巾帼英雄秋瑾诗中所说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在和平年代,她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一曲曲巾帼英雄的赞歌。我常钦佩花木兰,钦佩她遇到困难时毫不退缩勇敢面对的精神。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应该向花木兰学习,克服困难,不气馁、不放弃。长大以后也要向花木兰一样孝顺父母,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花木兰观后感3

由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改编自中国古老的传奇故事。讲述了一个性格直爽、心地善良的好女孩代父从军的故事。北魏时期,北方匈奴来犯,国家大举征兵,花木兰的父亲也被征召上战场。花木兰知道父亲的脚受过伤,不能去打仗,于是半夜剪掉了头发,带上圣旨、黑马和父亲的盔甲偷偷去了军营。后来花家的老祖宗知道了,便派了一只木须龙去保护她,随行的还有它的朋友蟋蟀。在军营,花木兰靠刻苦和毅力练就了一身真功夫。在与匈奴的对决中,军中炮弹不足,花木兰急中生智,以大炮轰炸雪山造成雪崩,消灭了敌人。在与匈奴作战时,花木兰因受伤暴露了女儿身,她与木须龙被抛弃在冰天雪地的边疆,即使在如此恶劣的情势之下,木兰也没有放弃对抗挫折的勇气,在战友都不相信她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消灭了在雪崩中逃脱的单于等敌人,救了皇上。

这部影片幽默、风趣,非常适合儿童观看。影片虽然改编自中国传奇故事,但也添加了一些神话色彩,如老祖宗、木须龙及会说话的蟋蟀。影片语言风趣、行为搞笑,如送信的骑的不是马,而是熊猫,嘴上还说“快递”来了!这些轻松的风格,都易于被儿童理解和接受。

影片通过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曲折故事,宣扬了中国传统的孝顺、坚韧、爱国等美德,树立了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具有较为积极的教育意义。

《花木兰》是一部精彩的动画影片,适合儿童观看,也适合童心未泯的“老儿童”观看。

花木兰观后感4

看电影之前,我对《花木兰》的期盼很矛盾。一方面,马楚成这两年的成绩单实在让我无法觉得他是个靠谱的导演,并且能够驾驭好这个题材;另一方面,我真的、万分的,期望花木兰这个主角,能带给赵薇一个公正而诚恳的评价。不管别人怎样看,我始终认为她是个被低估的演员;即使《画皮》好评如潮,我也不觉得那是她最好的发挥。在我心里,《情人结》和《姨妈》才是她的水准。

结果,在电影开始的那个镜头里,我的第一个矛盾就被解决了。vitas同学以和整个电影氛围十分不搭调的气质,一袭雪白站在西北荒漠上敬业的对着口型迎风流泪满嘴沙,然后镜头一转,这海豚音王子居然是传说中的男宠……大哥,难道你也是没钱了就跑到中国演演电影么!整个电影就这样莫名奇妙的开场了,简洁明快,开门见山,不到十分钟,花木兰已然“旦辞爷娘去”了(电影里没娘)。

说实话,电影的前半段我看的要比后半段舒服,因为那是典型的“马楚成作品”:节奏明快,剧情简单,台词简单,还有不少笑果。即使这个电影就这么进行下去,或许我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无非是多一部《剑蝶》(当然水平要高一点……),只是会遗憾赵薇对花木兰投入的感情罢了。但是坏就坏在,所有人都明白这电影是必然要转型的。几次宣传场合,马楚成话里话外都是家国天下,怎样可能让花木兰就只是和费小虎比比眼睛大小呢。

于是在急转直下的半小时里,整个《木兰辞》基本被还原了。“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原先诗中关于花木兰的军旅生涯就这么二十个字,而电影里也没费什么劲,几仗打下来,花木兰就成了将军。

能想到么,看到那里我真的很失望。花木兰已经走到了那里,那么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她还要有什么成长在看电影之前,我始终把它想象成一个女人的史诗,因为用脚趾头想想也明白,这样一个女人,她在军队里有多艰难,她在战争中有多么渺小和无助。花木兰之所以成为花木兰,我觉得,不是因为她能够在成千上万的士兵面前发号施令,不是因为她能够得道多助,而仅仅是因为她是一个女人,并且她有勇气、毅力和气魄,在那样一个不属于她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在我看来,这种渺小的生存才是最伟大的。

所以对于电影后半段的剧情,说实话我真的是不喜欢。我不喜欢太宏大的家国情怀,不喜欢那么多符号一样的主题元素被堆积在电影中,也不喜欢那场潦草的高-潮戏。或者是马楚成太钟爱这个题材,也或者是他太不了解自己的特点。总之就是看的到导演的努力,却也看得到他的力不从心。大场面调度不好(估计也没钱……),室内戏又拍不出紧张激烈,倒是花木兰杀了门独后和文泰四目相对的时候,以及最后两个人相忘于江湖的时候,隐约让我想起了我每看必哭的《星愿》……

当然我以上这些,并不是说《花木兰》有多差。其实凭心而论,在最近的国产电影中,我想《花木兰》即使算不上多优秀,但也在平均水准之上,何况还加入了导演演员那么多的心血和诚意,为此我也愿意鼓掌。其实有《木兰辞》做基础,《花木兰》怎样也不会太差,只是如果要出彩,必定要在诗词之外找到一个闪光点。而《花木兰》令我失望的也正在于此,因为我实在不愿意看到这个“闪光点”居然是一段俗套而剩余的感情。诚然陈坤这一次确实演得很好,可我却觉得,假如把这个主角去掉,这电影会更加好看,也更有力量。难道花木兰就那么需要一段感情么,难道一个女人要成长要强大,必须需要一个男人告诉她这样那样吗难道她真的需要在过尽千帆还要来一句,谢谢你文泰吗花木兰敢于代父从军,已经是超出常人的魄力,怎样到了军队里,成长为一个统领千军的将军了,却反而连应对死亡的勇气都没有了呢即便真的要把花木兰成长中的障碍设置为她作为女人的软弱,那么我想,一个费小虎,足够让她长大和应对一切了。

所以我只能说,电影存在的问题是出自编剧的苍白和导演的力不从心。可能花木兰这个人物千百年来被赋予了太多的美德和期望,每个人又都对她有某种情结,于是她成了道德楷模或者圣女贞德。但在我心里,即使她在战场上总是躲在最后,她依然是个英雄。其实编剧中有一点我很喜欢,就是对花木兰她爹的改动,不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而是仍然留恋战尝期望保家卫国的汉子。这一点对花木兰的性格铺垫很重要,让这个女孩的举动有了一脉相承的气质。

我想无论每个人对电影有什么评价,对赵薇的这一次表演,就应都会有目共睹吧。以前我总吝啬用赞美之词评价她的表演,《画皮》好评如潮我甚至还泼过冷水,但这一次我真是很激动的在看完之后就打电话传播她演的有多让我感动。当然我不会用那么多类似于有层次、有感情之类的词评价她,我只是真的在电影中,彻底的忘了她是赵薇……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后妈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其实最感动我的,是她和柔然公主对话那一段,虽然那句“对于你的_(想不起来了,反正就是和平的愿望),我很尊重”让我差点笑常那一段她不漂亮,也没什么光彩,对手戏的那个貌似年纪还没有我大的小姑娘一脸青春洋溢,眨着无辜的大眼睛努力表演这个公主的深明大义,却不抵蓬头垢面的赵薇,一句历尽沧桑的“我也只是个女人”。

我也只是个女人呐。《花木兰》我很欣慰的一点,就是没有让她多么刻意的去模仿男人的动作和神态。而电影虽然给了她女儿身,却有意无意的还是让她成为了一个“男人”。再矫情一点儿的话,听到那句台词的时候,我脑子里想起的绝不是银幕上那个主角的12年,而是那个替主角说话的演员的12年。其实她也只是个女人呐。一个女人的肩膀会有多宽阔呢,一个女人的内心能够有多强大呢。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导演不明白,但是赵薇明白……

花木兰观后感5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首名垂千古的《木兰诗》把花木兰这个英雄人物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脑海里。周五看的《花木兰》的电影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这个不平凡的女人。

尽孝

木兰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以女孩子的形象出现的。她骗她父亲吃药,这一幕让我们班笑翻了,但这也是木兰在荧屏上呈现给我们的第一个尽孝道的表现。花木兰观后感。之后,“可汗大点兵”,点到“花弧”的名字时,花木兰担心焦虑的情绪全都浮此刻脸上。她是多么爱自己的父亲。多病的父亲怎样能去打仗呢这一去肯定回不来呀!花木兰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木兰第二天就带上了父亲的宝剑,穿上了父亲的战袍,骑上了父亲的战马,这些以前伴随花弧东征西站几十年的东西,曾染上父亲的血迹,如今饱含这木兰对父亲的爱,对家乡的不舍,伴随着木兰去打仗,也带着花弧对女儿的期盼,在之后漫长的军旅生活中给了木兰信心、期望和坚定的信念。

父母给予我们的太多太多了,从我们出生那一天,父母就开始为我们而操劳着。比起代父从军的木兰来说,我们不就应感到惭愧吗不就应对木兰感到敬佩之情吗不就应对父母感到亏欠吗木兰穿上军装的那一刻,我被深深震撼了,我们都被深深震撼了,那一套军装成为木兰代父从军最好的见证。

爱国

除了为父亲,还有一个个性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为了国家。花木兰观后感。没有了过,哪会有家国家和平,百姓才会安宁;国家强盛,百姓才会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木兰为了过,为了家,就这样踏上了征途。

“没有了国,何以为家”文泰的这句话成为了木兰一向没有放下,一向前进的动力。这何尝不是一句真理呢为了百姓不会流离失所,木兰义无反顾地选取了前进,和那千千万万的战士一齐,怀着一颗沸腾的爱国心,踏上了无边无际的大漠。它们每一滴汗水,只会让他们坚定地向前走去。

此刻,我们的国家强盛起来了,我们的日子变得温馨而快乐,没有战役发生。因此我们就应珍惜这天,以自己的绵薄之力报答祖国。我们做不到像木兰那样过关斩将,也要为祖国做出贡献,哪怕是参加公益活动,当一名小小的志愿者;哪怕是参加募捐活动,献出自己的心意……

在战争的时候,杀害别人是一件痛苦的事,但是木兰又务必去做,因为,那是她的职责,木兰没得选取。文中令我印象个性深刻的一句话便是“打仗的时候不就应有感情”。我认为这是错误的。正是因为国家,他们才会去打仗,这是爱国之情;正是因为父亲,木兰才会从军,这是父女之情;正是因为战友,他们唱出《人生百年》才会显得那么慷慨激昂,悲壮豪迈,这是“同行十二年”的兄弟情啊!

感情、职责、国家迫使木兰代父从军。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首木兰诗不仅仅仅是一首要背的古诗文,而是对花木兰这个拥有男人气概的女子的真实写照,也是她为国家,为百姓,为父亲付出的最好的见证。

花木兰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 2020电影《花木兰》观后感范文5篇

★ 2020《花木兰》观后感500字

★ 电影花木兰观后感范文

★ 动画电影花木兰观后感大全5篇

★ 动画电影花木兰观后感大全

★ 高中观看花木兰电影观后感

★ 电影《花木兰》经典台词

★ 花木兰观后感作文5篇

★ 2021最新《花木兰》观后感

★ 花木兰观后感600字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朝花夕拾观后感、再见2020、伤心句子、鲁滨逊漂流记、平安夜祝福语、中学生、无聊、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会计实习心得、创业、早安励志、红楼梦、心理学个人心得、